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电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南航建校之初,为适应当时我国航空工业生产需要而设立的航空机械加工专科、飞机制造专科。1957年,设立航空机械工程系,云铎先生为首任系主任;1995年,变更为机电工程学院;2000年,更名为机电学院。机械制造学科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奠基人中,程宝蕖先生是著名飞机制造专家,首创的容差分配协调方法奠定了我国飞机装配的理论基础;张幼桢先生是著名机械加工专家,国内第一位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院士;余承业先生是著名特种加工专家,开创了我国电加工专业研究生教育

学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制造工程等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本世纪以来,持续巩固和发展机械工程学科内涵,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为主体,高端装备与工艺、智能设计与制造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优势特色,设有特种能场精密制造、高效精密机械加工、先进机械传动系统、复合材料结构成形制造、数字化装配技术与装备、智能制造系统与机器人6个主要学科方向。已建成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5个,省部级平台19个。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293名,其中专任教师244名,教授93名,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91名。专任教师中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朱荻、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40余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70余人次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形成了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等11个创新团队。学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服务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大飞机、四代军机等国家重大型号工程,培育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学院在读本科生18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1900余名,2012年以来,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7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特别一等奖1项,一等奖3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1项,实现了顶级科创竞赛最高奖大满贯。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以及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4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1个机械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工业设计、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工程专业为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A类项目,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22年入选江苏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且立项资助;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为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防重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业设计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机器人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新工科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2021年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2021年开始招生

学院具有良好的国际化基础,先后与德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比利时等国家的数十所著名高校、研究所建立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培训、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和国际化专业试点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建有可持续制造关键技术、复合材料构件智能化高性能制造技术与装备2个学科创新平台,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建立教育部机械(航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联合办学项目,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建立机械工程“3+1+1”交换生项目,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建立双学位“2+2”交流项目,2位外国专家获国家“友谊奖”。CIRP Fellow 3名、IET Fellow 1名、ISBE Fellow 1名,在国际学术机构和国际学术期刊任职54人次

机电学院与南航共同成长,与祖国航空航天民航事业共同发展,与中国制造业的创新创造共同繁荣。学院将紧紧围绕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学院的目标,广泛吸收海内外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营造有利于“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高效率管理服务”的良好氛围,共同创建“卓越、融合、创新、开放、活力”的机电学院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