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师生风采

机电学院“总师导论课”带领学生探索行业前沿与大学之道

时间:2019-12-19来源:机电学院点击:723

“中国的飞机制造互换协调性技术的根在南航,咱们学校是老祖宗!”

4月3日,机电学院第二堂“总师专业导论课”在将军路校区2104教室开讲。我校校友、中国商飞型号总工艺师王建华研究员,带来一堂生动的“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一些话题”的专业导论课。学院党委副书记徐俊珠老师、2018级辅导员孙志海老师、2018级辅导员余珂欣、辅导员代澔丛老师参加。

亦师亦友话成长 示范引领传帮带

“1978年高考进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制造工程专业学习, 2011年参加全国统考,进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在职博士研究生,所以你们可以叫我王师兄。”

简单幽默的自我介绍拉近了王建华总师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也让同学们对这位师兄的求学经历产生浓厚的兴趣,“总师导航课”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开讲。接下来,王建华以亲历者的身份从志愿填报、大学学习、就业履历等几个方面详细讲述了一名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学生的人生经历,以期为同学们提供参考借鉴。

循序渐进讲制造,聚焦前沿强认同

 为提高同学们对中国民机的历史及制造的整体认识,王建华介绍了中国民机制造的起源、中国商用飞机公司的成立过程以及中国商飞的飞机型号,详细系统地讲解了ARJ21的研制流程,包括ARJ21-700基本数据(尺寸、性能、重量以及相关厂商)、策划、方案、设计、制造、试验、试飞、取证到最终交付用户全过程。通过一张张实景图片、一段段重点突出的讲解,有力增强了学生对飞行器制造专业的科学定位与高度认同。


之后,王建华谈到对我国民机的发展和未来的看法。他从近期波音737MAX-8飞机的两起重大事件谈起,介绍了中国民机的机遇与挑战,虽然目前来看全球航空市场潜力巨大、新技术不断推动产品变革、带来新契机,为我国民机的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同时也告诫同学们我国国民族发展遇到的挑战,包括竞争对手新机型投入运营、时长竞争愈加激烈,国际局势的动荡增加了合作风险等等。

谆谆告诫寄期望循循善诱助成才

为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王建华最后向大家介绍了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不完善的问题,比如飞机协调制造技术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苏联体制的影响导致飞机设计和制造工艺被严格限制在不同领域、国内工艺装备研发能力不足等等,并号召同学们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力争为将来我国航空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讲座结束后,王建华与学生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互动,他讲到,如果说从小学到高中,你是奔腾不止的小溪,到了大学,你就到了汇聚四面八方溪流的一汪水库之中,在这里,你相对自由,但是,平静的水面下处处是旋涡、暗流,一定要牢牢把握好这关键的四年,在你的人生专业起跑线上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据悉,机电学院“总师导论课”邀请企业总师校友为大一新生讲授专业导论课,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建设相融合,将课程育人与校企协同育人相融合,旨在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专业需求和发展方向,帮助学生理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专业导论课的获得感与实效性。

嘉宾介绍:

王建华,中共党员。曾经在高中毕业后,有一年的上山下乡经历。 1978年9月考入南京航空学院飞机制造专业学习。 1982年8月进入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工作,历任车间工艺员、转包生产项目经理、型架分厂技术厂长、技术装备总厂总工程师、西飞公司副总工艺师等职。 2008年9月至今,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工装部部长、型号总工艺师等职务。在飞机制造的装配协调技术方面对C919和ARJ21有特殊和重大贡献。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