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到20日,由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赛区总决赛在苏州大学未来校区成功举办。在我校机电学院陈柏、鞠锋和武星等老师的指导下,来自机电学院的10余名参赛本科生出色发挥,最终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本次大赛自4月份启动以来,共吸引全省62所高校、1132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556支队伍通过校赛参加省赛决赛,参赛队伍创历史新高。大赛分为创新赛、挑战赛、应用赛,涵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孪生、自主巡航等36个分赛项。赛项设置紧密契合“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产业,涵盖养老、医疗、农业、服务等多个领域,加速培养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在比赛中,我校学子沉着冷静、从容应对,以扎实的专业知识、精妙的机构设计、卓越的创新精神、稳定的赛场发挥得到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的优秀品格。
一等奖
作品名称:深度学习小车
指导老师:鞠锋 陈柏
团队成员:郑玲云 唐振楠 岳贤琦
作品介绍:在项目当中,主要使用深度视觉智能车,该产品搭配intel i5 4G内存 64G固态硬盘工控机,拥有多传感器配置,可以实现数据采集,模型建构,车道线,红绿灯,人行横道,限速标志,转弯等交通标识检测。先通过智能车数据采集程序,模拟可能出现的情景,进一步处理数据集,进行行为克隆,将收集到的数据集添加到到车载电脑中,启动其环境对智能小车进行训练,以及自主驾驶。再对于要涉及到的标识牌,人行横道等进行检测识别,并将其添加到车载电脑中,最后让小车在完整赛道上进行学习训练,完成整个行驶任务。
一等奖
作品名称:助老助残机器人
指导老师:鞠锋 陈柏
团队成员:郑玲云 唐振楠 岳贤琦
作品介绍:本作品应用STM32芯片拓展串口连接各个模块,自主定位导航模组由激光雷达、直流减速电机组和SLAM-WARE核心板组成,由SLAMWARE核心完成机器人的定位、建图、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功能,可在完成地图构建后在地图上设置多个目标点,借助改进的摄像头系统,智慧养老机器人可精准识别并依次到达指定目标位置,并实现与环境的交互。此外,本机器人附加一项备忘录提醒功能,可在指定时间播报备忘录事项。根据测试结果,机器人可以高精度地完成对室内场景的地图构建,并具有较强的避障性能,较高的语音识别性能,较强的环境监测能力。
二等奖
作品名称:“智惠”生活助老机器人
指导教师:鞠锋,陈柏
团队成员:王梓霖,刘思宇,管施文
作品简介:利用车载 ROS 终端中搭载图像处理算法,视觉系统和雷达系统首先对环境进行扫描,然后构建出室内的生活场景,自主规划去往指定区域,利用物联网节点及机器人的设计及编程,实现对家居环境的感知,并对可控对象进行控制。并且实现对老年人行动、状态的监测跟踪。
二等奖
作品名称:多机协同构建新型药房
指导教师:鞠锋,武星
团队成员:解旭东,杨锦琰,曹长瀚
作品介绍:智慧药房的优势优势非常明显。首先是便捷性,智慧药房让用户省去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只需要通过智能终端或网络通信,就可以完成在线问诊、自动取药等流程,解决了用户在传统药房购买药品时遇到的排队、繁琐等问题。其次是安全性,智慧药房中药品的来源是有可靠的溯源系统确保其合规性,而现场配药及打包等工泥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严格控制的,更好的保障用药安全。最重要的是数据化,智慧药房采集大量数据,例如用药记录、体征等信息,从而对用户进行更准确精细的服务。同时,这些数据在医院方面利用率也非常高,可供临床科研、药效评价等多个领域使用。这一点是传统药房所不能具备的优势。
二等奖
作品名称:gogogo舞蹈机器人
指导老师:葛旺
团队成员:高华 韩宛辰 明宇婷
作品介绍:在机器人中,主要是用stm 32主控芯片,通过stm 32与esp 8266的通信实现机器人的无线连接功能,同时,通过stm 32与esp 8266机控制板的通信,实现对舵机的控制。音乐使用外接蜂鸣器进行播放,蜂鸣器的开关受stm 32芯片控制。机器人底部具有陀螺仪传感器可以检测机器人的身体倾斜方向,以此做出相应的动作加以修正,同时,头部具有红外传感器可以对障碍物的距离进行测定。因此,机器人的功能包括倒地后自行站立,自主避障功能,远程调试功能,音乐播放功能等。
二等奖
作品名称:NUAA仿人机器人舞王
指导老师:吴青聪
团队成员:赵启超 邹屹祁 尹志浩
作品介绍:作品自身的自由度,在头部存在一个,每个手臂上分别在肩关节和肘关节共分布有3个自由度,每条腿上分别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共分布有5个自由度。机器人的舞蹈动作选取传承钢铁侠精神为主题,机器人的外观设计优美,造型精致,色彩搭配华丽,整体机器人参考了漫威钢铁侠的设计元素,整体实现了精确的仿人设计,非常适合用来进行各种艺术表演和科技展示。
机器人系列科创竞赛是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培育复合型工程创新领军人才的重要途径。今后,机电学院将进一步强化机器人俱乐部与研创班的培养、管理,努力为培养具有“责任意识、科学素养、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创新型领军人才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