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工作  教学动态

郭华锋博士答辩公告

发布时间:2018-05-21浏览次数:715作者:来源:机电学院供图:审核:
答辩博士:郭华锋
指导教师:黄因慧教授
论文题目:超音速火焰喷涂微纳米陶瓷涂层组织性能分析及激光重熔
答辩委员会:
主    席:徐  锋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
委    员:谭业发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黄因慧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云乃彰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赵剑峰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田宗军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田  威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答辩秘书:邱明波 副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答辩时间:2018年5月25日9:00-11:30
地    点:南航明故宫校区A4#4308
 
学位论文简介:
    论文针对Ti6Al4V钛合金表面耐磨性差这一关键问题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和激光重熔技术制备WC-12Co微纳米金属陶瓷涂层进行表面改性。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研究,涂层质量优化及控制为主线。在涂层形成机理、涂层制备工艺、涂层性能检测、涂层质量控制等方面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理论研究方面,推导了粉末颗粒的动量传输特征,计算了粉末颗粒的时空独立性,掌握了粒子撞击和扁平化行为及WC颗粒的反弹机理。建立了涂层残余应力计算模型,揭示了残余应力对粉末特性和动量传输特征的高度依赖性。采用统计学手段表征了涂层原生性微观缺陷的不均性。数值模拟方面,建立了飞行粒子加热熔化有限元模型,定量研究了粉末温度场演变规律,提出了粉末颗粒熔化机制模型。建立了Marangoni效应多物理耦合场模型,揭示了激光熔池的对流传热本质和涂层成分均匀化的驱动力来源。建立了激光重熔热喷涂涂层的三维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熔池温度场演变的影响规律,实现了工艺参数优选。试验研究方面,采用HVOF工艺成功制备了微米和微纳米金属陶瓷涂层。系统分析了工艺参数对两种涂层质量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并研究了涂层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摩擦学特性、力学性能等,揭示了涂层及基体的磨损机制及涂层抗磨机理。质量控制及优化方面,基于统计学理论建立了工艺参数与涂层质量间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预测和优化了涂层质量,制备了高质量WC-12Co涂层,提升了涂层质量的可控性。
 
主要创新点如下:
    (1)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建立了粉末颗粒熔化机制模型,克服了单一研究手段的不足,为粉末粒度和工艺参数的选择及优化提供了依据。采用HVOF工艺成功制备了微米及微纳米尺度涂层,证实了该工艺制备纳米结构涂层是完全可行的。综合考察摩擦过程中的动态特征及摩擦后的静态特征,准确描述了基体及涂层的磨损机理;建立了宏观和微观相统一的研究思路,为揭示涂层的耐磨特性和增强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建立了喷涂工艺参数和涂层质量间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辨识了工艺参数与涂层质量间的内在关系,实现了涂层质量的预测和优化,为提升涂层质量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建立了Marangoni效应耦合场模型和热喷涂涂层的激光重熔三维温度场有限元模型。掌握了涂层成分均匀化机理和熔池温度场演变规律,提出了激光重熔获得高质量涂层的技术路线。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