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工作  教学动态

郝小忠博士答辩公告

时间:2018-09-17来源:机电学院点击:1322

答辩博士:郝小忠
指导教师:李迎光  教授
论文题目:大型结构件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方法
答辩委员会:
主席:李东波  教  授  南京理工大学
委员:汤立民  研究员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李小平  教  授  东南大学
陈蔚芳  教  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来水  教  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丽艳  教  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迎光  教  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秘书:刘长青  副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答辩日期:2018年9月21日上午10:00
地点:南航明故宫校区15-341

学位论文简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针对飞机大型结构件数控加工变形精确控制难题,提出了大型结构件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方法,论文主要工作如下:
    (1)针对大型结构件加工变形精确控制难题,提出了能够在加工过程中自适应释放、监测并消除工件变形的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模式,发明了嵌入压力、位移传感器的浮动装夹装置,将由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加工变形精确控制难题转化为基于监测数据的确定性因素问题求解,为加工变形精确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2)针对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模式下的定位难题,提出了6+X定位原理与方法,将工件划分为固定装夹区域和浮动装夹区域,建立了基于动态质心的固定装夹区域优化模型,基于遗传算法求解固定装夹区域,解决了加工过程中既要保证工件加工基准又要充分释放加工变形的难题。
    (3)针对结构件加工顺序自适应规划难题,通过分析加工过程中的大量变形监测数据,发现了加工变形与加工顺序之间的规律,提出了加工顺序自适应规划策略、加工区域动态划分方法和区域内特征加工顺序优化方法,实现了基于变形监测数据的加工顺序在线自适应规划。
    (4)基于以上研究,开发了大型结构件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软硬件系统,并在国内多家航空制造企业的典型框、梁类零件中得到了应用验证。

主要创新点如下:
    (1)提出了能够在加工过程中自适应释放、监测并消除工件变形的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模式,发明了嵌入压力、位移传感器的浮动装夹装置。
    (2)提出了加工过程中既能保证工件加工基准又能充分释放加工变形的6+X定位原理与方法。
    (3)通过分析大量变形监测数据中的规律,提出了基于变形监测数据的加工顺序自适应规划方法。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